想要進藏的朋友一定提前了解過西藏的一些相關問題,有些朋友可能會疑惑藏民穿衣為什麼一般只穿左袖,而將右袖從後面拉到胸前搭在左肩上,以致脫下一袖成了藏族的特有裝束。其實這種裝衣習慣和西藏獨特的地理條件造成的高原氣候有關。
西藏的氣溫特點是:年較差小,日較差大。拉薩、日喀則、昌都等地的年平均氣溫日較差為14~16度。海拔5000米以上的阿里地區。夏季8月白天氣溫可達10度以上,夜間氣溫降至零度以下,小溪和水潭上結冰。每年6月,拉薩、日喀則中午最高氣溫可達27~29度,給人以盛夏的感覺。傍晚氣溫下降,人們又感覺秋涼之感。午夜氣溫降至0~5度,整夜都要蓋棉被,好似冬季。翌晨日出后,氣溫回升,又彷彿春天。為適應這種「一天度四季,全年備寒冬」的特殊氣候,藏民在白天陽光充足時,就脫出一隻袖,調節體溫,到了落日時分再緊裹藏袍。
即使雨季到西藏旅遊,白天不備雨具,也決不會遭雨淋。而傍晚外出,則要當心。夜雨是西藏氣候的一個特點。西藏雨季從四、五月份由藏東南察隅、墨脫開始,降雨中心不斷西移。逐步擴展到拉薩、日喀則等腹心地帶,至7月份西藏全境進入雨,9月份中下旬到10月上旬,雨季很快就結束。
西藏各地的夜雨率(即從晚上8時到次日清晨8時的降水量,佔一天24小時降水量的百分比)大都在60%以上,尤以雅魯藏布江谷地誑雨最顯著,拉薩的年夜雨率達85%,日喀則達82%。唯西藏東南和喜馬拉雅山地區,夜雨較少,約佔50%左右。
西藏夜雨的形成,除受大範圍天氣形勢影響外,主要受局部地形條件影響所致。白天山坡太陽輻射,受熱面積大,增溫快,形成低氣壓區,河谷受熱面積小,增溫較慢,形成高氣壓區,氣流從谷地上升形成穀風,在天空形成一朵朵頂部凸起、底部平坦、形如饅頭的積雲。但是,白天太陽輻射強烈,雲層中的小水滴容易吸熱蒸發消散,所以雲層變薄,乃至天空少雲或晴空萬里。而太陽落山時,地面迅速降溫,山坡冷卻很快,冷空氣下沉並抬升谷地暖溫空氣,增加了大氣層的的擾動,為降雨提供了條件。加上夜晚雲頂冷卻,下層暖,對流加強,雲層內不穩定性加大,有利於汽飽和凝結,最後就形成了夜雨。
這篇文章向大家介紹了西藏的一系列氣候問題,想必大家一定有一個疑惑,作為遊客的我們到底什麼時候去西藏好呢?其實從每年的5到8月份去西藏最好,此時天氣狀態良好,而且含氧量也非常高超級適合旅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