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崇尚白色,雪山、糌粑、哈達、白塔……皆被賦予了真善、光明、神聖的文化內涵。雪域高寒之地,羊是其眾多生靈中,與藏族先民相伴歷史最為悠久的動物之一;它們一身潔白,性格溫順,被視為神靈的象徵。受佛教觀念的影響,人們相信,通過放生戒殺可以帶走疾病和厄運,以此積德消災,祈求福報。
在西藏的許多寺廟及其附近,常常可以看到單獨的或三三兩兩的脖頸上系著紅布條沒有主人的羊只。其實這些羊本來都是有主人的,它們的主人都是藏傳佛教的忠實信徒,是主人把它們放生了,使它們重歸自然,成為自由的羊,免去了挨宰遭殺之罪。習慣上,這些羊就被稱為「放生羊」。在青藏高原,羊一旦被放生,便不能作為牲畜再被屠宰。
放生羊,也是人們向神靈虔誠懺悔罪過、戒殺的一種贖罪方式,它承載着人與羊之間獨特的情感,以及對於善與愛的領悟,對於自然萬物的敬畏、感恩與懺悔之心。因此,放生羊是一件很鄭重的事。牧民家裡自己養有羊,隨便選一隻放生是很容易的事。但在農區或城裡,要放生羊必須要先買一隻羊,最好是買一隻正好要被宰殺的羊。這樣,放生對這隻即將被宰殺的羊來說便具有了特殊的意義,它的命運因此而發生了奇迹般的轉折。有了放生羊,也不是隨便把它放了了事,而是要先舉行一系列的儀式。一般是,主人先帶着放生羊去寺院或被公認的有靈氣的地方轉經,還要煨桑、磕頭等,並讓羊也做一些類似的動作;最後,給羊繫上紅布條,拍打羊,讓羊獨自離去。從這時起,這些羊便成為了自由的羊。但奇怪的是,這些自由的羊並不真正自由得漫無邊際,它們似乎也受到了濃濃的宗教氣氛的影響,懂得了主人的用心,仍然跟着轉經的人流不停地走着,以表示心中的感謝。
放生羊的幸運不僅在於免受被宰殺之苦,更在於它們會得到眾多轉經人的照顧。轉經人會自覺自愿給它們吃的東西,它們不會因為肚子飢餓而四處亂躥。也許正因為如此,這些放生羊才會顯得非常乖巧,成天融入到轉經人的行列,成為西藏獨特的一道風景。